Banner
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內容
住人集裝箱與李白不得不說的故事
- 2019-06-14-

    “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”“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”。月與李白有如此密不可分的關系,那么2015年由市政府督辦的以月為名中秋晚會在李白故鄉舉行,也就毫不意外了。但是,今年有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也與李白有了點不得不說的故事。那這個東西是什么呢?--------是住人集裝箱。

         在四川綿陽青蓮鎮,杭州蕭雅集成房屋與上海睿易貨柜合資公司攜手,一點一點搭建出了一組組畫風清奇的建筑群,或拼接,或重疊,你帶著彩繪,我帶著竹簡,你有一個遮陽傘,我有一個露天臺。一座一座,帶著李白的詩,印著大唐的畫,囂張又低調彰顯著自己的存在。待人走進一看,恍然發現,主體只是一個個住人集裝箱!

        在蕭雅設計師的靈感中,這些建筑群有著分明的兩面性:在白天,它們是優雅的休閑區,讓人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氛圍;在夜晚,它們又變成了神秘的藝術品,在燈光掩映下,低吟著前人的古老詩句。在集裝箱新興之時,人們只是將它作為便宜的、可快速移動的簡易安置房,隨處擺放,只滿足基本需要。但是,人類總是有著創造美的思維,實現美的能力。

    蕭雅人利用住人集裝箱本身自有的波紋鋼板,如同古代的折扇,用黑色的墨在上面寫上詩句,作上寫意畫,便多了幾分盛世的風流意味

    還有那黑色的底,白色的墨,黑白分明之間,莊嚴肅穆的氣息便撲面而來。

    更有甚者,在鋼板的波紋之間,鑲嵌上圓滑的毛竹,提筆寫字,這不就是非常具歷史的竹簡嘛!

    直接作畫、鑲嵌毛竹,除了這兩種設計,蕭雅設計師還有一個絕招--鏤空。

    不愿意看見鋼板?那么換成整面玻璃墻又如何呢?透明的玻璃,貼上氣勢軒昂的玄色貼畫,在藍天的背景下,濃重的畫面感呼之而出。

      既然要做休閑區,肯定少不了洋氣的遮陽傘,別致的桌和椅,再加上木質的小樓梯,好一處浮生半日的偷閑去處。

    除了室外的新穎設計,蕭雅人還在室內做了點文章。進門處點綴一幅寬袍廣袖的人物卷軸,從天花板上吊下一排吊燈,古代的畫與現代的光,相結合。

      從安置房到休閑展覽區,一條康莊大道,已經昭示了蕭雅與住人集裝箱房的輝煌明天!